圖為紀念活動現場,長崎市民在碑前致哀、獻花。 王健 攝圖為中國駐長崎總領事李文亮在紀念活動現場致辭。圖為前長崎市市長、93歲高齡的本島等不顧病魔纏身,堅持從醫院坐輪椅冒雨趕到會場致辭並獻花。
  中新網長崎7月6日電近百名長崎市民6日冒著瓢潑大雨,聚集到長崎和平公園內的“中國人原子彈爆炸犧牲者追悼碑”前,舉行“七七事變”77周年紀念活動,為在69年前長崎原子彈爆炸中死難的32位中國勞工舉行追悼儀式。
  前長崎市市長、93歲高齡的本島等不顧病魔纏身,堅持從醫院坐輪椅冒雨趕到會場致辭並獻花。他說,二戰期間,共有4萬多中國勞工被強擄到日本從事非人勞動,大約7千人因不堪重負而死去。被分在長崎縣內的4個煤礦里做工的1042名中國勞工中,115人在不太長的時間內相繼失去了寶貴的生命,其中包括在原子彈爆炸中死難的32人。多年來,這些勞工及其家屬一直奔走在漫長艱辛的訴訟道路上,期望能嚮日本政府討個公道,但遺憾的是日本最高法院駁回了他們的上訴。面對這一懸而未決的問題,日本政府應當如何負起責任,如何向被害勞工及其家屬表示出最大誠意,值得我們深思。
  中國駐長崎總領事李文亮在致辭中對冒著大雨前來參加這一活動的長崎市民表示感謝。他說,77年前的7月7日,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8年以後,美國的一顆原子彈使15萬多長崎人相繼死去。那場戰爭中,死去的日本人包括普通軍人在內約有310萬人,而中國人的死亡人數至少在1000萬人以上。所以說,那場戰爭不僅給中國等亞洲國家帶來了巨大災難,也使日本民眾深受其害。基於這一銘心刻骨的歷史教訓,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鄰國理所當然對日本政府以修改憲法解釋的形式解禁集體自衛權等軍事安全領域的政策舉措表示憂慮與警惕,人們不能不質疑日本是否要改變戰後長期堅持的和平發展道路,更有國際評論認為這是“日本戰爭基因在複活”。
  李文亮表示,何為日本的安全保障?我認為日本只有‘與鄰為善’,拿出實際行動改善與鄰國關係,構築與亞洲鄰國的和平友好互信關係,才是日本最根本的安全保障所在!
  日中友好協會長崎支部長柴田樸在致辭中說,上個月來自中國的中學生參觀和平公園,看到這塊“中國人原子彈爆炸犧牲者追悼碑”後深受感動。這讓我想起1972年中日恢復邦交時,周恩來總理說發動那場侵略戰爭的不是日本人民,而是一小撮日本軍國主義分子。中國之所以放棄對日本的戰爭索賠,是因為這些賠款最終也將由日本普通百姓承擔。田中角榮首相聽到這番話後感動得不禁落淚。42年後的今天,安倍內閣對歷史事實全然視而不見,其對鄰國的敵視態度昭然若揭,這是極其錯誤的。政府必須深刻反省曾經犯下的歷史錯誤,向世界展示日本的虔誠反省,與亞洲鄰國發展友好關係。
  為參加此次追悼活動,專程從北海道趕來的中村久子女士說,本島先生多年前就邀請我來長崎參加這一活動,我因路途遙遠一直未能成行,想到年事已高,再不來恐失去機會,故這次下決心趕來。中村久子說,北海道曾有眾多中國勞工在那裡從事非人勞動。其中一位1944年秋天在山東被抓的勞工劉連仁,因實在忍受不了折磨,冒死逃到北海道的深山老林里穴居了13年,直到1958年初被髮現後才得以回國。劉連仁於2000年去世後,我曾去中國參加了他的公祭活動。我的良心告訴我,只有這樣,才能真誠地反省過去,才能實現真正的日中友好。現在我年紀大了,我認為自己更應該抓緊時間站出來說話,讓更多的人瞭解那段歷史。正是基於這樣的強烈願望,我才不遠幾千里來到了長崎。
  長崎市議會議員、原子彈受害者團體代表井原東洋一、長崎華僑總會代表郭定儀等也參加了悼念活動併發表了談話。
  在大雨如註中,參加活動的人們不顧渾身濕透,紛紛向追悼碑獻上了鮮花,併在11點零2分(1945年8月9日長崎遭受原子彈轟炸的時刻)雙手合十,為犧牲的中國勞工佇立默哀。當地所有媒體都對該項活動進行了採訪報道。
  長崎和平公園的“中國人原子彈爆炸犧牲者追悼碑”落成於2008年7月7日,旨在追悼原子彈爆炸中犧牲的中國人,讓人們永遠銘記“七·七”這個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的日子,知道日本既是原子彈爆炸的“受害者”,同時也是那場戰爭的“加害者”。
  “追悼碑”使用的是中國產石材,碑身高近2米,寬1.5米,厚0.24米,底座高0.4米。正面刻著“浦上刑務支所 中國人原爆犧牲者追悼碑”,由本島先生題寫;背面刻著犧牲的32名中國人的名字和“為追悼在此因原子彈爆炸而枉死的各位中國人,立誓不再戰和廢除核武器而建立此碑”。此後又於2013年7月7日在追悼碑前增加樹立了說明牌,扼要記述了日本在二戰期間強擄中國勞工的史實。長崎市民團體每年都在7月7日前後在此舉行悼念活動。(完)  (原標題:日本長崎舉行“七七事變”77周年紀念活動(組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k04akmwn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